Menu

苏超爆火,成本低是关键。

    



在中国,苏超的崛起往往被一些人归结为天时、地利、人和等众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然而,我坚持认为,成本才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这并不是在贬低其他因素的重要性,而是从经济角度去深入探讨这一现象。

近年来,国内爆火的草根体育赛事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成本极低。当我们谈论国外社区足球和多级联赛时,我们常常关注俱乐部文化、代际传承等方面,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国外低级联赛的运营成本其实非常低。

以荷兰的低级联赛为例,两支球队的比赛可能仅需花费半小时车程的时间和相对较低的交通费用。而对比中国,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中国地域辽阔,即便是两个城市间的短途旅行也可能涉及高昂的交通成本。比如北京到杭州的交通费用,就远超荷兰城市间的比赛成本。

这样的高成本是阻碍中国发展草根联赛的重要原因。许多人在考虑业余球员土壤时,常常从足球文化等角度出发,却忽略了成本这一关键因素。虽然人们可以轻易地承担起一次十块钱的公交费去参加比赛,但当这个成本上升到几百元甚至几千元时,参与者就会大大减少。

电竞之所以几乎全民参与,是因为其基本没有成本;钓鱼虽然有一定成本,但相对较低;而钢琴课因为其高昂的成本,所以参与度相对较低。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量变引发质变的例子。成本的增加会导致参与者数量的急剧下降。

苏超的成功恰恰在于其低成本的特点。江苏各城市之间的高铁便捷交通使得参赛者能够轻松负担起比赛的交通费用和时间成本。而村BA赛事则是在较小的地域范围内进行,其赛事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从成本角度看,苏超的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与德甲、法甲等国外联赛相似。而我们的全国性赛事在地域跨度和交通成本方面实际上已经与欧冠相提并论了。这意味着,如果想要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草根联赛,必须解决高昂的交通和成本问题。

然而,一旦解决了成本问题,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人们会自发地认可自己的家乡、宗族和集体,并为其加油助威。这种集体荣誉感是无可比拟的。无论是在哪个城市或国家,人们都会为了自己所在的队伍而努力拼搏。

苏超的成功就在于其低成本的特点使得更多人能够参与其中。各地的奥体中心和高校球场为比赛提供了场地支持,而高铁等交通工具也使得交通费用相对较低。因此,无论是外卖小哥还是高中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享受足球带来的乐趣和热爱。

相反地,一旦引入过多的正规化元素和专业化裁判等,就会增加成本门槛,导致业余球员的减少和本土化色彩的淡化。这可能会使球队失去原本的地域性和大众支持度。因此,未来国内想要发展类似苏超的草根联赛,关键在于控制成本并保持其原始的草根性。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并享受运动的乐趣。

总的来说,苏超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因为其低成本的特点使得更多人能够参与其中并享受运动的乐趣和热爱。这也是我们未来在国内发展草根联赛时应该借鉴和学习的经验教训。


【资讯关键词】:  苏超  足球  法甲  德甲  博主:苏超爆火的关键可能是成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