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的征程告一段落,而苏超的火热却正在升温,成为当下最受关注的焦点。在这场足球盛宴中,两个简单的字——苏超,便能道出无尽的魅力与话题。
一个省份的足球联赛,竟能展现出如同十三国般丰富的风采,每场比赛带来的梗和乐趣比进球的次数还要多,各种梗频出,每场都有新的笑点,让人应接不暇。尽管有人说江苏各市之间存在竞争,但在这片绿茵场上,他们却能齐声高喊“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
苏超的火爆程度超乎想象,仅仅创办一个月就超越了德甲和英超,成为全球最大的足球联赛。其上座率甚至超过了世界杯,场场爆满的盛况可见一斑。在江苏,不仅仅是在比较谁踢得更好,连门票价格也成为各地竞相展示的焦点。盐城定下十元票价,常州立即改为九块九还附赠美食,徐州更是只需五元,而宿迁和连云港更是直接免费。南京更是独树一帜,凭票根可享受吃住打折的优惠。
在这场联赛中,赢者有赢的乐趣。南通击败南京,终结了长久的争议,又接连战胜泰州和常州,积分榜上名列前茅。南通人乐此不疲地嘲讽其他城市:“原本以为各位只是学业不精,没想到体育上也如此一般。”而输者也有其独特的乐趣。苏锡常因长期经济成绩卓越在省内傲视群雄,但在苏超中却稳坐倒数三名,这一反差也成为了人们调侃的热点。
苏超的火爆不仅仅让体育部长们焦头烂额,更让文旅部长喜笑颜开。这背后的经济效应立竿见影,其他地方纷纷想要效仿。但必须指出的是,这种效果在江苏是独一无二的,即便是抄袭作业也不行。这背后正是江苏独特的城市经济格局所带来的效应。
江苏自古以来便是富庶之地。自宋代起便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境内87%的土地为平原,长江、淮河、京杭大运河等水系密布,为其带来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与其他地区相比,江苏在资源条件和自然环境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即便与以山地为主的浙江相比,江苏的平原地区也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江苏不仅富,而且是一起富。没有哪个城市敢掉队。省内已有苏州、南京、无锡、常州、南通五个万亿城市。徐州也在努力冲刺。即使是排名靠后的连云港,放在全国300多个同等级城市中也能排在第71位。这显示了江苏在经济发展上的均衡和实力。
在经济方面,江苏有着独特的格局和指标。尽管省会城市南京的GDP在全省的占比并不高,排名全国倒数第一,但这并不代表南京的实力弱。相反,这恰恰说明了江苏的地级市经济实力之强大。不论是苏南的苏州、无锡、常州,还是苏北的徐州,其经济数据都能与中西部省会城市相媲美。
江苏十三太保的强大格局使得各地之间的调侃和段子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大家在互相调侃中展现了好胜心和幽默感,而不用担心会伤害到彼此的自尊心。比如徐州市与宿迁市的“楚汉之争”,镇江与淮安之间的卖醋“战争”,常州虽排名垫底却依然自信满满。南京与苏州之间的比赛更是牵动着整个江苏的心弦——赢了苏州则后面输赢无碍;若输了苏州则前面全赢也显得无足轻重。
苏南引领、苏中崛起、苏北赶超——这是江苏十三地级市的真实写照。全部跻身全国GDP百强之列并吊打其他省份。早在2022年江苏就有八个城市的人均GDP达到了发达国家标准;而到了2024年江苏的经济总量同比增长5.8%增量规模更是位居全国第一。虽然广东的总经济规模领先于江苏但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江苏却力压广东一头这也说明了江苏在经济发展上的均衡和效率。
谈到江苏的经济实力不得不提其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和创新能力。江苏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标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每年新增的高端独角兽企业、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以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规模均位居全国第一这也进一步证明了江苏在经济发展上的活力和潜力。
除了经济实力之外江苏还孕育了众多的牛人和企业如沙钢集团的沈文荣等功勋企业家以及海澜之家创始人周建平等等他们都是江苏的骄傲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
从市到县再到镇甚至到村江苏的实力都是一流的无论是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