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女篮观察:三战高得分,亚洲杯阵容显露

    



在西安,中国女篮在时隔一年的重逢中与日本女篮再度交锋,以101-92的胜利复仇对手。宫鲁鸣教练的回归让球队取得了三连胜的佳绩,各项表现逐渐达到了外界的期待。尽管投篮的稳定性尚未达到预期,但这支中国女篮在态度和精神层面与去年那支球队相比,已然判若两队。

过去的三场比赛,中国女篮场均得分高达109分,这一成绩创下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新高。回想起去年的热身赛,60至70分的得分曾是女篮的常规得分。这种显著的进步彰显了球队的实力和团队精神的提升。

去年的热身赛中,面对日本、澳大利亚以及欧洲拉练的球队,中国女篮几乎陷入了一胜难求的困境,甚至在家门口被日本女篮双杀。然而,经过宫鲁鸣教练的调整和指导,球队在短时间内达到了一个相对理想的高度。

老将如潘臻琦、黄思静、王思雨、杨力维等人在队内仍有机会获得出场机会,但他们的出场时间被严格控制,以确保他们在比赛中保持最佳状态。这些老将很可能是女篮亚洲杯的核心球员。而以张茹、韩旭、杨舒予等中生代球员为主的阵容,则是此次热身赛中出场机会最多的球员。他们将在接下来的2028年奥运会周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对于新入选或首次被征召的女篮球员,宫鲁鸣教练给予了接近10-15分钟的出场时间。对于那些表现未达预期的边缘球员,他们的出场时间被控制在5-10分钟以内。这样的安排不仅保证了比赛的竞技性,也给了年轻球员展示自己的机会。

从外界的观察来看,这支中国女篮非常团结。老将有机会在新的奥运会周期继续留队,中生代接管重任,而年轻球员则具备冲击国家队位置的能力。这种相对良性的竞争机制极大激发了球员的积极性和潜力。

许多球迷可能认为杨力维、王思雨等老将已过30岁,但女篮运动员在30+的年龄依然活跃在国家队的情况并不罕见。去年的澳大利亚女篮奥运会阵容中,43岁的劳伦杰克逊和35岁的托罗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表明在篮球场上,经验和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在FIBA赛场上,每支球队只有40分钟的比赛时间。尽管有人认为女篮逐渐转向反击和三分球的体系,与男篮进一步靠拢,但在内线高度上依然被视为决定球队走得多远的重要因素。对于这支中国女篮来说,拥有韩旭和张子宇这样的世界级内线核心,是提升球队综合实力的重要一环。

若从目前的16人名单中挑选参加女篮亚洲杯的12人名单,后卫线将由李缘、王思雨、杨力维和杨舒予领衔;锋线则有罗欣棫、张茹、潘臻琦等实力派球员;内线则以张子宇和韩旭为核心。这样的阵容配置无疑将使中国女篮在亚洲杯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资讯关键词】:  韩旭  奥运会  亚洲杯  宫鲁鸣  杨力维  中国女篮主教练